游智傑
導演
游智傑,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2022年以《神明在看》聞名。同時也是釜山影展新銳影人及FIRST青年電影展訓練營入選導演。擅長以驚悚、懸疑偽紀錄風格引領觀眾沉浸於混亂的蔓延中。
Joined Giloo on 2022.09.15
電影
收到的支持
顯示更多回想起製作《四牲六道》的過程,我遇到了許多抉擇和挑戰,也是因為我過去的創作方式是比較直覺的,只是想了一個事件或情節,並講好一件事情,並沒有訓練自己對於核心創作的敏銳或洞察,就開始了創作。這樣的一個起心動念也是我認為影像的本質是空間,傳達的不是畫面,而是空間幻覺,畫意將電影間離化,妨礙了沈浸感。
就像《臥虎藏龍》並非一味模仿中國畫風,與其是創造中國畫風,不如去創造具有中國意境的空間。電影語言處理的是空間,而不是每秒24張照片。而《四牲六道》就是一個屬於我對臺北樣貌的其中一個意境,就如《羅馬》的開頭這並非只是一個聰明的噱頭,它是一種魔法,將觀眾從電影院帶入故事,並令其代入情境。在這裡,攝影機的位置沒有改變,卻通過一桶水將平淡的二維背景變成了故事空間;又通過一架飛機將一處小院與一個更大的世界相連,從而使亡的範圍無限拓恩,進人了一個生生不息的宇宙系統之中。
在整部片的原始設計中,會想展示各種小人物在投放的環境中遇上問題,到適應過程和膽怯的模樣,我覺得會像是在安排《神明在看》時的一個遊戲觀架構,以一種視角的凝聚力和劍拔弩張的緊張情勢增強觀眾的帶入感。這邊的帶入感也是為什麼劇中沒有主角這一刻意安排,我更想讓所有觀眾都能在片中找到一個自己可能的模樣,那麼誰都有可能是主角,或是少了誰這部片也無法成為這樣的模樣。同時也希望通過角色,讓觀眾對整個氛圍和任務有所瞭解。臺北市景為後續劇情的發展奠定基礎,引發觀眾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的好奇和期待,會想臺北可以玩成什麼樣子?
那活屍感染途徑重不重要?我覺得不重要,因為這世代大家對於活屍已經有一定的見解跟了解,這也是我選擇省略了介紹活屍起源的想法,而是想全力把這個世界觀、事件給建立起來,能夠說服觀眾就好。整體篇幅的設計走向以懸念和不確定的結局收尾,留給觀眾一些解讀的空間。而這部短片的次要空間的危險元素更讓人警覺。
總之,很開心去年《四牲六道》能夠入選首屆 Giloo Fest 眾籌提案大會,這部短片是我去年在大學的最後一部作品,是我的畢業製作,也是一個比較有野心的企劃。雖然實際完成與想像之間總會有些落差,有些失望,也有些喜歡的聲音,但我依然感到滿足。至少我知道如果下次還要這樣玩的話,可能還需要做更多準備!入圍第46屆金穗獎最佳學生劇情片,以目前來說的結果還不錯吧?希望能夠對當初支持我們的贊助者們不負所望。也感謝我的老師們和這六年來的教導,謝謝所有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幫助的朋友和工作夥伴,沒有你們,這部作品不可能走到今天,也謝謝願意點進這部短片觀賞的觀眾。
如果您看完《四牲六道》後有任何問題想提出,歡迎留言 Q&A!我會盡快回覆您的。
《神明在看》沒曾想過當初的一個期末作業能夠走得這麼遠,歷經了各界影展洗禮,被許多厲害的人們看見,接者就出現在了 Giloo紀實影音 上面,能夠走到現在,純粹的,創作的熱忱帶著我,喜歡而做,如同提案當下一股腦的說出這樣的故事。
整部片要說缺點也不是全無,長鏡頭難免讓人在中間就會感受到乏味,角色之間的對話過於日常,確實會容易不耐,而說實在,拍攝這部片的時候,我連三成的把握都沒有,有幾度都在自我懷疑,只能說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若不是素人演員的渾然天成,還有一些臨場的一些巧合,還有後期混音透過聲音與對話的互動讓人逐漸了解故事的輪廓,讓這部片的一切詭異猶如安排好一般的發生,這部片或許就會胎死腹中。
很感謝願意前來觀影的各位,自己數了一下從高中畢業到入學至今大四了,在拍片的路上也走了將近八年的時間,你們的支持與肯定,是給了我一針強心劑,讓我從崎嶇的道路中找到了一絲生機,未來創作的道路上我也會繼續下去,那怕再一個八年。
最後也感謝神明在看劇組拍攝幫忙的夥伴們,這部電影的完成也是靠你們揮灑汗水而來的,並非我一個人。
Note End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