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交换了什么|作家廖瞇线上策展

我们交换了什么|作家廖瞇线上策展

6 部电影

看家庭书写或家族电影,为什么我们总能产生共鸣?我们在其中交换了什么?那些细碎到极致的琐事,为何总能扩展到全人类的经验?那摄影中的共感又是什么?当镜头凝视现实,直面他人的痛苦时,我们是否感觉自己也被拿走了一部分灵魂?而在摆拍中,即使摄影师毫不在意灵魂,只关注脸、胸或腿,被摄者与观看者却仍可能从中感受到精神上的强化,或是削弱。在拍与被拍、看与被看之间,我们究竟交换了什么?

策展人

廖瞇

台北出生,高雄長大,靠父母洗照片養大。大學讀了七年,曾就讀工業產品設計系與新聞系。著有詩集《沒用的東西》、非虛構書寫《滌這個不正常的人》。曾獲第二十屆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二○二○年台灣文學金典獎等。瞇是細細地看,慢慢地想。認為生命中所有經歷都影響創作。現以文字為生。

电影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