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這粉絲專頁有要出售嗎?」這是這幾個月開始,打開粉絲專頁會不時跳出的訊息,上一次頻繁出現如此邀約訊息,是 2019 到 2020 選舉期間了。由於沒有實際完成這場交易,所以我也無法斷言購買粉絲專頁的買主、目的以及後續的運作方式為何,但是社群媒體出現之後,有許多與話語權相關的生意蓬勃發展。
身為社群國度一員的各位,停留在特定內容頁面的時間、上傳的照片或是打卡的地點,都是彰顯自己的嗜好與興趣的資訊;在貼文中所表達的言論,或在別人貼文中的留言批評,都彰顯了暢所欲言的自由。這些好處都是大家對於社群平台愛不釋手的原因,但如果今天告訴你,這些你透過社群平台看到的資訊、貼文和廣告,都是有一群人在背後進行審查,你還會一樣感到自由嗎?
網路「髒東西」的守門員
社群媒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根據 2021 年 1 月份的數據統計,龍頭平台們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都超過 10 億。而對於其演算法、廣告與貼文的審查政策的討論也越來越多,其中大多是以創立平台的科技公司、制定監管政策與法規的政府,或是新技術的推行者為討論的主體,但對於各平台社群使用說明或社群守則中載明會進行「人工審查」的人,卻鮮少出現在討論的中心。
《網路清道夫》這部紀錄片,便將鎂光燈投放在這群網路內容審查員身上,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長年待在螢幕背後的他們,是怎麼看待社群審查、如何判斷什麼是不該出現的髒東西,以及這份工作對於他們造成了什麼影響。
這部紀錄片中訪談的現任或前任內容審查員,主要是在菲律賓承接社群平台內容審查工作的外包公司中任職,他們每天要審查超過數萬篇的貼文或照片,必須在短時間內判斷這則貼文的內容是否違反公司的社群守則,並決定這篇內容是否得以刊出,進而被社群媒體上的其他用戶看見。
但問題是,即使有了公司發布的守則,要決定什麼是不該出現的髒東西,以及內容審查員是否有權利可以決定哪些內容要被封鎖或是移除,對於從事這份工作的他們,也都是心中的疑問。以常見的裸露畫面和性行為相關的內容來說,各社群媒體都有類似的判斷標準:性行為的畫面或曝露性器官的畫面,會被預設為色情內容而被規範不得發布,但有教育性或諷刺目的者則不在此限。
你的色情,我的藝術?
乍看之下,這樣的守則與我們熟知的法律規範十分吻合,特別是關於言論的限制,例如我國大法官曾在釋字中認定對性言論和性資訊的管制是合法的,並作出所謂「硬蕊」與「軟蕊」的區分。
所謂硬蕊,是指有暴力、性虐待或是人獸交內容,且無藝術性、醫學性或教育性價值的資訊或物品,依照我國法規不得販賣或散佈;而軟蕊則是指其他被認為客觀上能夠滿足性慾,且讓一般人感到羞恥或厭惡的資訊或物品,必須要有適當阻隔才能販賣或散佈。
而以臉書的社群守則來看,也有極為類似的區分方式。比如如果是成年人的裸露畫面,有暴露性器官或性交的過程,便會被歸類為不得發佈的內容;但如果是描述性行為的真實藝術品,或是描述性行為,但以諷刺或幽默為目的的內容,會被歸類於僅可向成年用戶顯示的內容。
單看規範的形容與文字,似乎沒有太多可以挑剔的地方,但若以實際案例來討論,光什麼是藝術性與教育性,以及怎麼判斷是以諷刺或幽默為目的,就讓我充滿懷疑:一幅描繪一位全裸、壯碩但卻有著相當於半截粉筆大小性器官的男性政治人物的畫,應該是不得被發布的色情內容嗎?
與身軀相比較小的性器官,搭配政治人物的身分,可能是要諷刺他不足以擔綱大任;但有些人可能對於該位政治人物產生足以滿足性慾的想像,進而認為重點是在裸露的部位,以及栩栩如生的線條呢?若這作品是幅真實的水彩畫,是否應該算是藝術品?或是如果被畫出來的主體為女性,評價是否又會有所不同?
以上種種疑問,都在我內心不斷萌芽,而片中受訪遇到類似狀況的藝術家和內容審查員,也都有類似的不確定感。由此便能看出,要透過擁有主觀想法的人,來以主觀標準(例如是否有幽默感、藝術性或是會不會產生性慾),來判斷用戶在社群媒體上渴望發布的客觀內容,是無法有正確答案產生的,而且更會隨著不同宗教信仰、社會文化或是教育環境的因素,進到更複雜層次的討論。
「正確」的決定
影片中除了介紹內容審查員需要遵守的一些準則,也提到他們的訓練方式。同樣以色情與藝術作為討論,由於文化、語言和時代的不同,用來描述色情行為的用語、俗諺或是詞彙都會不斷變動,照片中的物品是否是情趣用具或是日常用品,也越來越難以判斷。
這些內容審查員們,為了要能夠最大程度得去判斷此類內容,必須花上許多時間去了解、接觸並記住這些內容。原本對情趣用品、情色用語一竅不通的審查員,在完成訓練之後,成為各種黑話與暗喻的專家,連作夢都會夢到無數的情趣玩具出現在生活中。但即使如此,他們仍難以信誓旦旦地告訴各位,他們做的決定一定都對。
過去幾年間,許多國家都有透過社群媒體干預選舉、散佈假消息,或作為恐怖主義和其他犯罪行為聯繫工具的新聞出現,對於創建這些社群媒體的科技公司的批評也越加嚴重,特別是關於內容審查的標準以及實際作為最受質疑。
除了篇幅龐雜且抽象的社群守則,這些公司對於什麼內容可以發布究竟有沒有更具體明確的判斷標準,或是會不會因為政治、商業或其他考量,而不一體適用這些標準,都受到政府代表和民間團體凌厲的挑戰。然而,代表這些公司出來發言的法務或資訊主管表情上的無奈與嚴肅,恰恰可以看出這些社群媒體巨頭們的態度:
很抱歉的確有這些問題,但是我們已經盡力了,我們願意加強升級我們的演算法、員工訓練和投注更多人力,但還是不能保證一定會解決這些問題。
真實世界的陰暗面
除了科技巨頭和政府正面臨社群媒體管制的挑戰,對這些內容審查員來說,批判和抉擇的壓力是更為直接地襲來,有人能順利堅持下去,也有人就此被淹沒或逃離。內容審查對於用戶造成的壓迫和不適,對於做出審查決定的審查員來說,亦不好受。
描述自殘經驗的貼文與展示傷痕的照片,是想要鼓勵同樣遇到生活難題的人,告訴他們有許多人和他們一樣,告訴他們並不孤單,但社群媒體卻說這是暴力內容或鼓勵自殺的內容,一而再、再而三刪除貼文甚至是帳號。
展示被吊死獨裁者的畫面,卻因為發布者是符合傳統定義的媒體,被認定具有歷史反省意義,而被允許在社群平台上發布;同樣轉發了一個關於特定族群的笑話,符合該特定族群身分認定的朋友的貼文被留下,但不屬於該族群的朋友所發佈的貼文卻被刪除,這樣做的判斷標準到底是什麼呢?受訪的審查員、專家學者和社群媒體公司的員工不斷提及,且貫穿這部片的主軸之一是:
在進行內容審查工作時,必須同時考量到呈現平台的性質、用戶的身分、內容的語境或是一系列留言對話等種種情境,才能做出是否要刪除內容的決定。
例如在新聞媒體的頁面上貼出的聖戰新聞,可能是在呈現某個國家內戰的重要發展,能夠讓世界各國的用戶了解發生了什麼事而有保留的必要;但在某個個人帳號上貼出同樣內容時,可能是為了招募其他用戶參與聖戰,便會成為鼓勵戰爭的行為,需要刪除。
這樣的判斷標準,適用在幾乎所有類型的內容之上,因為如果不盡力做出綜合且完整的判斷,恣意地單用客觀關鍵字刪除貼文,則極有可能導致用戶進一步自我審查自己的言論,預先避免貼文被刪除,進而導致社群平台的資訊單一化而不再豐富、網路評論不再尖銳,且社會也因此變得貧乏,失去社群媒體跨越國界串連各地的意義。
但隨著訪談的進行,可以發現做出這類決定的審查員,內心的壓力是十分巨大的,他們極為擔憂自己的刪除或保留的一篇貼文,可能會引發戰爭、導致霸凌,或是讓用戶喪命。而來自用戶們的批評,也讓他們產生自我質疑。原先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自傲,認為是在保護用戶,不讓邪惡充斥在平台上,但卻面臨另外一群用戶的批判,認為是在打壓特定言論、激化對立或美化現況,這都讓審查員們更加無所適從。
在社群媒體上,最受歡迎或是演算法喜愛的內容,大多都是充滿情緒的內容,但除了被允許刊登出來的內容,更多晦暗或難以形容的情緒,則都由審查員們在審查時吸收。有人在工作時看了數百次斬首的影片、有人在工作時看到了許多兒童性剝削的內容,亦有人發現它允許通過的直播或是貼文,導致了用戶自殺身亡。在其他用戶透過社群媒體建構自己相信的世界時,真實世界的陰暗面,卻不容內容審查員略過。
社群媒體的反思
這部片中討論的議題太過複雜,從跨國企業的運作、社群平台的審查、政府與私部門的協力,到相關產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風險等,並非看完影片便能有解答。甚至可以說,在看完影片之後,我原有的矛盾感更強了,對於許多人賴以維生的社群媒體,既敬畏又擔憂。但我想這便是此部紀錄片的意義所在:必須讓大家看見內容審查的另一面向,並反思自己對於社群媒體的理解。
從公共議題的角度來看,許多對社群媒體審查機制的批評,甚至是對其法規遵循的疑慮,都可看出這議題的資訊對於用戶來說不夠透明。雖然所有相對應的守則和內部說明,都可透過各社群媒體的網站取得,但這些抽象的規範文字,需要搭配對運用這些客觀規範作出決策的人的主觀評價說明,才能讓用戶更清楚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言論有什麼樣的界線,以及可能導致什麼樣的結果,進而去討論現行適用的守則是否適當,或是是否要制定相應的法律規範。
而對於身為用戶的我們來說,社群媒體是能用最低成本,就讓最多人看見自己的管道之一,但每個帳號同時也只是眾多用戶人數中渺小的一員,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所需,都應該要看見社群媒體上這些不在自己掌握中的不確定性,降低自己身心理受到的影響,而不要完完全全地仰賴這個由演算法建構出來的社群國度,忘了自己生存的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