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曾緩下,一座街區的滅亡已屆十年,有多少高雄人和觀光客,會記得鹽埕曾經有這麼一條聞名全台的五金街?當前往高雄著名的駁二特區時,常會經過沿著公園二路的「鹽埕綠廊」,這個覆蓋在五金街舊址上的公園,除了幾件裝置藝術和解說牌,與城市其他角落所營造出的綠帶樣貌並無太大差異。
記錄下那曾經存在地表的特色老街區,《尋找五金》一片帶領觀眾回到舊地,探尋昔日五金街究竟隱含什麼舉足輕重的城市記憶。從場域的誕生到滅亡,一起體會當年呼籲保存的人們,在大勢已去的淡淡哀傷中,依然抱持高雄人樂觀的態度,持續扮演著推動港都前進的角色。
都市更新救鹽埕?
談起人稱五金街的公園二路街區,在日本時代即有店舖及官舍建築的出現,戰後在高雄港區拆船業興盛的帶領下,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二手機械五金交易市集,1980年代末拆船業沒落時,更找出產業轉型的出路,在政經重心離開鹽埕之際還保有產值。不過卻在十多年前,高雄城市地景「去工業化」的綠、美化建設政策脈絡下,五金街區面臨拆除,並且官方認為拯救當時已經沒落且又老又舊的鹽埕,只有都市更新一途,強調五十多年前劃定的綠八用地開闢後,不只可以帶動房價、改造真愛碼頭門面,也讓鹽埕人生活得更好、更有尊嚴,但難道城市的自信心只能靠外在的打造才有辦法建立起來嗎?
事實上都市更新有數種不同的做法,但官方往往選擇最簡單方便的「推土機式更新」手段,橡皮擦似地從城市這張充滿時代筆跡的圖紙,把他們眼中認為的髒亂不堪抹去,畫上所謂城市美學的圖樣,毀掉形成半世紀的產業聚落。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鹽埕難道是因為綠八開闢才復甦的嗎?我想是在其他現存歷史空間的文化滋養下,才逐步造就鹽埕地方的再生契機吧。
文化價值誰說了算?
五金街拆除爭議不只在於居民與業者的生存、居住之權益,更關鍵的是街區所代表著戰後高雄港口周邊地區發展的歷史脈絡與產業文化,因此「打狗五金老街保存發展協會」的訴求之一即是保留這些重要資產,結合文化觀光升級地方的產值。不過當時台灣的文化保存意識尚不如今日,也欠缺多元價值的觀點,幾乎都是在意建築美不美、歷史久不久的有形硬體,鮮少考慮無形文化的層面。
「我們是工業城市起家的,可是我們好像卻對這段歷史感到可恥。」五金街保存運動發起人陳奕齊如此說道。難道高雄的文化資產及城市景觀的樣貌,都只能由官方掌握詮釋權嗎?並非白領階級的文化才能代表城市的文化,勞工奮鬥的歷史軌跡也是推進城市發展的重大動力,官方不能因為外在視覺上的髒亂窳陋,就忽略其內涵而認定無保存價值。不妨思考一下,台灣有多少被保存下來的「老街」是沒有靈魂,徒有一具看似美麗的空殼呢?
藝術造什麼街?
五金街拆除後,在綠廊上立了幾個解說牌外,官方還用「大五金街藝術造街」加以包裝,讓開闢案看似有重視到歷史文化的延續,邀請高雄的藝術家創作藝術品,安置在原本五金街周遭地區。事實上「造街」一詞源自於日本,是針對一個地域或街道的課題,由軟、硬體面向來思考如何解決的一種方法。造街活動大多是以居民及地方團體為主體,而台灣在1994年起推行的社區總體營造,即是取自造街活動精神擬定的政策,但後期台灣以造街為名的計畫,逐漸變質成直接由官方或受委託的團隊,進行街道改造的硬體工程。
花費了7.4億開闢公園,毀掉還活著的產業與潛在的民間博物館,再斥資千萬打造官方眼中「有質感」的文化,來歌頌他們曾經存活在此,造街計畫以藝術之名介入了空間,不僅難見原本在五金街的產業與生活,也抹去地方真實的歷史痕跡。不可否認,附近居民的確多了一條可以散步休閒的綠帶,不動產業者的房價與地價也跟著提升,可是過程中犧牲掉的地方文化價值,是那些效益怎樣也都換不回的,如同整形手術般,一旦做錯決定,就會造成難以回復的結果。
我們未來的選擇?
《尋找五金》的導演盧昱瑞對於地方人文有著敏銳的觀察力,透過他的鏡頭與視角,將曾經刻劃在土地上的歷史痕跡一一捕捉,片中藉由五金街的業者以及當時力倡保存的陳奕齊等人士之訪談,嘗試帶觀眾從看似表面有些雜亂的街區,深刻體會其背後曾經富含的港都生命力。
或許觀眾能從紀錄片中得到些反思,一座城市是需要像煙火般光鮮亮麗的建設,還是真正能延續城市生命、表現地方特色的發展政策?怎樣才會是所謂的進步城市?倘若當初該筆鉅額經費的運用可以更細緻,在尊重地方紋理與產業生活的充分討論之下,進行以歷史人文為本的整建維護手法,創造出多贏局面,比對現今人們大部分只會聯想到駁二特區的鹽埕,說不定能造就更加精彩細緻的在地文化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