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部電影
今年,Giloo 與 TIDF 聯手策劃,搜羅近年 TIDF 的入圍或得獎作品,邀請大家在參與實體影展之時,也能抓緊空檔,一起在線上重(ㄜˋ)溫(ㄅㄨˇ)前幾屆的精采作品。
策展者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兩年舉辦一次,強調獨立觀點、創意精神與人文關懷,鼓勵對紀錄片美學的思考與實驗。
已下架
TIDF 2022 討論區,歡迎留言討論您喜愛的紀錄片!
註冊免費看
被迫脫北的金蓮希受困於自由的南韓,離開家人已經10年,當時間一點一滴消磨記憶,她能等到回家的那天嗎?
註冊免費看 Giloo 獨家上架
橫跨百年的自傳式紀錄片,揭開瓦爾興湖一家四代女人的愛與死,流浪與歸鄉。
Giloo 獨家上架
納粹大屠殺最具代表性的紀錄片,直視歷史上最慘痛的人類暴行。
「45年了,你為什麼還在這?」被奪去家園的三里塚居民,為了抗爭窮盡了一生⋯⋯
是的,60年代的成田機場抗爭失敗了,但理想的眼光是否仍能保持銳利?
影像是個照妖鏡,經過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驗證,得到什麼答案?
那些參加「雨傘運動」的人為何決定在街頭衝撞?在這場81天的佔領裡,他們又經歷了什麼?學會了什麼?
有「人間音樂活百科」之稱的黃大旺,如何以身體表演呼應台北這座躁動的城市?
藍天藍,白雲白,與那國島有些話想說,透過黃信堯手中的攝影機,傳達出如詩般的影像語言。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首獎
沉默的母親,藏著多年不說的秘密。做女兒的她決定拿起攝影機記錄餐桌對話,打開這道緊閉門扉。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充滿理想與自負的中國市長耿彥波+超過1600年歷史古城大同。兩者的碰撞將如何決定各自的未來?
「你對戰爭還記得什麼?」三個年輕人找來他們的阿嬤,一塊將沉重歷史重寫為溫馨家庭故事。
隨著意識流般的畫面意象,進入極簡的黑白世界,凝視與聆聽如幻似真的水之寓言。
「歷史以生理的傷口,呈現在他們的身軀上」目睹細菌戰倖存者的傷口,就像看見歷史的傷痕,需要被記得。
湖南要開高速公路了!許多人來了又走了!高速現代化背後,哪些事物被沖刷得屍骨無存?
兩段旅程,一趟自身橫跨歐亞,另一趟從照片回溯祖父流亡。尋覓之間,我們找到各自想回的「家」了嗎?
女性政治犯的現身|2002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只因參加讀書會,卻換來黑牢歲月。許金玉這位女政治犯,在漫長歲月中如何堅持自己的理念?
1930年代的「風車詩社」,是最早將超現實主義引介到台灣的團體。在南國的詩人們,怎麼轉化西方的文藝思潮?
他們分別居住在兩地,卻同是國共內戰遺留的命運共同體。50年後的生活差異,他們還能夠理解彼此嗎?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首獎
「媽媽,我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兒子們的成長與煩惱,是母親心底最深的歡樂與掛念⋯⋯
為了認識生命中缺席的祖父,導演走進馬來西亞噤聲不提的歷史。而一群帶有熱血理想卻湮沒世間的人,輪廓也開始清晰起來⋯⋯
出遊、乘船、看海女。攝影家鄧南光的家庭紀錄,捕捉半世紀前生活光影。(本片為默片,無對白無聲)
這些難民,是歐洲的嬌客還是麻煩的源頭?他們歷經艱辛以為天堂在望,沒想到卻來到另一個異鄉。
你願意跟父母親談談台灣的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嗎?
一道命令,這支孤軍在泰緬一待50多年。祖國?中國民國?只是人家不認你。
少年歷經戰亂,從緬甸撤來台灣,他們在荖濃溪畔的荒蕪間打拼生存之地。當然,平實穩當的日子不會太久⋯⋯
您在Giloo使用的信用卡/金融卡扣款失敗,目前將無法觀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