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部電影
曾有讀者問,「所以對你們來說,怎麼樣算是一篇好的人物專訪?」——我們想用這組片單回答。
策展者
BIOS monthly
BIOS monthly 關注閱讀時獨特的心靈運動,提供任何選擇的可能。
已下架
您在Giloo使用的信用卡/金融卡扣款失敗,目前將無法觀看電影。
Giloo 獨家上架
台灣、解嚴、90年代、能量、青年、廢棄農舍、音樂、社會不適應、人生極困惑、漂浮、邊緣。
在斗室內跟自己不停搏鬥的小說家王文興,以緩慢換取深刻文字,更展現出一個信守文字信仰的堅定身影。
攝影家與詩人:任航,單純「想幹嘛幹嘛」卻四處碰壁。樂觀的他同時憂鬱,最後決定一躍而下,作為反抗世界這座牢籠的最終選擇⋯⋯
美國前衛電影、實驗電影之母瑪雅黛倫,如夢境般神秘迷人的傳記紀錄片。
小粉紅為何變成覺青?
「中國加油!中國萬歲!」曾如此搖旗上街頭的小趙,開始愈來愈困惑過去篤信的紅旗⋯⋯
華山草原上出現一頂白色大帳篷,這裡是藝術家的烏托邦,還是失序的化外之地?
作為一個黑孩,始終對於父母抱有愧疚感的導演決定回到中國探親,試圖修補疏離的家庭。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音樂天才黃家正有著魔鬼般的才華與魅力,然而從七歲起,他便一直質疑音樂對於自己的意義⋯⋯
頂著社會運動的光環,陳為廷與蔡博藝,如何在光環消褪後,繼續在理想跟現實的夾縫間跌撞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