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區秀詒

未言說的密碼:上世紀革命的硝煙後

這不是一篇關於《不即不離》的評論。這篇文章應該可視為《不即不離》這部從追溯家庭記憶開始,透過馬來亞共產黨部份同志們的切片敘事,試圖觸及馬來西亞華裔的流離問題之紀錄片,所未言說的,外於流離和認同等民族情緒的補遺,並試著提示出這段從上世紀1930年代以降,馬來西亞半島歷史的、革命的喧囂所隱匿的密碼與其破譯嘗試。

「密碼的破譯,這一說法似乎恰當地描述了一種準首創的、進入事物內部的方式,而不必開列一份清單。詞語是觀念的負載者和生成者,甚於顛倒過來。作為符咒和魔法的編織者,詞語不僅傳遞觀念和事物,而且還通過螺旋式進化使彼此隱喻、相互代謝,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詞語成為觀念的『傳遞者』和載體。」,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在《密碼》一書中如此破解「密碼」(password)的不可穿透性。藉由密碼英文一詞的拆解開啟密碼的能動性,並以進入內部展開敘事的縱深,歷史敘事亦然。

密碼1:馬來亞(Malaya)

馬來亞,或更確切地說,英屬馬來亞(British Malaya),為英國過去在現今馬來西亞半島與新加坡殖民統治期間一系列政體的統稱。「馬來亞」一詞的眾多源頭之一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所提及的Malayadyipa,佈滿了金銀的東方神秘群島。

古希臘作家、數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與占星專家托勒密(Ptolemy,西元100-168年)所書寫的《地理學指南》(The Geography),對15世紀正處於巨大變動,開始擴張帝國版圖並對未知海域充滿好奇與野心的歐洲人來說,是「對已知世界地理情況的最佳指南」。於是,從《地理學指南》一書臨摹出的世界地圖抄本在15世紀的歐洲陸續出現。 在托勒密的地圖中,馬來半島被稱為「黃金半島」(Golden Chersonese)。

19世紀末,英國派駐到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的總督瑞天咸(Frank Swettenham)於《馬來速記》(Malay Sketches)的序言寫道:「想像你自己被運到永恆夏日的大地,那是黃金的半島,扭曲的興都之地和遠東(Far Cathay)。每一個早期的導航帶回的都是神奇的冒險故事。那是一片大自然展現其最美好一面的地方。植物、動物、叢林裡的野獸、空中的鳥,每一個生命都被啟發並振奮地希望可以成長、繁殖,彷彿她們仍在生命創造之初一樣。」《馬來速記》為一本集結了瑞天咸奉英國之命探索馬來半島所書寫的遊記。

密碼2:馬來亞人民抗日軍

馬來亞人民抗日軍(Malayan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 MPAJA)活躍於1942年至1945年。「抗日」在當時候的馬來亞,所被抵抗的「日」並不僅僅是來自日本列島「內地」的日本軍隊,亦包括被日軍徵召入伍的臺灣人。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為英國殖民政府、馬來亞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Malaya)以及馬來亞各地區抗日組織的結盟嘗試,並於1941年12月18日日軍取徑現馬來西亞半島北部的泰國入侵馬來亞時成立。其主要領導層為華裔游擊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殖民政府曾因感念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的貢獻,頒授勳章予抗日軍的領導人陳平。然而隨後,陳平擔任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並因爲引領反殖民運動,於1948年被英國收回有關勳章。

密碼3:馬來亞緊急狀態

馬來亞緊急狀態從馬來半島尚在英國殖民期間的1948年開始,並於1960年馬來半島脫離英國統治獨立後3年方解除。1948年,英國殖民政府因為馬來亞共產黨展開反殖武裝鬥爭而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英殖民政府集結了澳洲、美國等盟國軍隊和軍備的協助,與馬來亞共產黨的武裝部隊「馬來亞人民解放軍」(Malayan National Liberation Army)在馬來半島的山林進行了長達12年的游擊戰。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雖有「戰爭」之實,卻以「緊急狀態」名之,有說部分原因在於馬來亞英籍商人,尤其是橡膠園和錫礦業者的抗議。商人們擔心一旦其園區或採礦區被「戰爭」毀損,他們所蒙受的損失將無法獲得勞埃德保險社(Llyod’s of London)賠償。

密碼4:馬來亞革命之聲

馬來亞共產黨的領導人陳平在《我方的歷史》前言中寫道,「我們並不是在宏偉的建築物內的辦公桌上伏筆疾書之輩⋯⋯我們最犀利的武器就是我們的理想主義」。1967年,馬來亞緊急狀態結束,馬來亞共產黨未投降的黨員退居比鄰馬來半島的泰南地區,並於邊境叢林設立「馬來亞革命之聲廣播電臺」。1968年,馬來西亞軍隊摧毀了這座電臺,隨後一年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馬來西亞革命之聲」以馬來語、英語、華語以及淡米爾(Tamil)語從中國湖南放送,時任馬共總書記陳平亦曾駐守該電臺。1981年,『馬來西亞革命之聲』停播。

政府向叛軍投放的宣傳單張/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密碼5:冷戰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熱戰結束後起始的冷戰,或許至今都還未冷卻過。冷戰有好長一段時間,成為自由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二元化勢力角力的平臺。馬來亞緊急狀態今日看來,恰恰就是冷戰眾多環節的其中之一。表面看來,冷戰是自由資本主義代表的美國,和尚未解體的共產主義代表蘇聯之間的競爭,但冷戰在東南亞,卻是一個動態的連結關係。馬來亞緊急狀態期間,英殖民政府為投降的馬來亞共產黨員或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成員,甚至是提供情資的民眾發送賞金,以金錢交換槍械與人頭。這批賞金據說是冷戰在亞洲的其一標誌,韓戰期間,英國殖民政府供應了美方軍備所需之橡膠交換而來。這些橡膠,正來自於馬來亞,英國殖民政府從南美洲移植而來的經濟作物。這裡所提示的,是馬來半島的馬來亞緊急狀態並非獨立的單一事件,而是冷戰底下區域流動的共謀結構。

以上所嘗試的密碼破譯,也只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東行、西移、南進權力部署、競逐以及流動的某些切面。僅作《不即不離》所未言說的一點補遺。

出生、長大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現工作、生活於臺北。創作主要以錄像、觀念、裝置等混合形式,探討和擴延影像與影像製造以及和歷史、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曾入圍「2018 Han Nefkens 基金會 – 巴塞隆納Loop 錄像藝術獎」、「2018年亞太藝術獎」(Asia Pacific Breweries Foundation Signature Art Prize)。作品曾在首爾MMCA、東京森美術館、柏林HKW、上海外灘美術館等地發表,並為新加坡國立美術館收藏。目前為「數位荒原」特約作者,吉隆坡「亞答屋84號圖書館」共同創辦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