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5

余承儒

從《死亡列車終點站》看日本人的性格

紀錄片《死亡列車終點站》記錄2005年塚口駅到尼崎駅之間發生的列車脫軌事故,當時共計五節車廂出軌,前兩節更撞上鐵路旁的九層樓公寓,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表面上來看,完全可以推給年輕駕駛的個人責任,但是更深入的成因為何,影片中透過大量的訪談和不同觀點的呈現,值得深入推敲思索。以下就筆者實際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的經驗,希望能舉出數個思考方向與觀眾分享。

恥的文化:意識他人的眼光

回憶一下小時候,甚至現在在公共場合仍偶然會聽到,每當小孩哭鬧時,台灣的爸媽最常說的是:「安靜一點,不然警察會把你抓走喔。」同樣是小孩,日本小孩當然也會吵鬧,但日本爸媽的台詞則不太一樣:「安靜一點,不然會給其他人添麻煩(日文說迷惑)」。

當然這背後有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台灣從日治時代開始就是警察國家,一直到解嚴前,台灣警察反映的是代表一個無上的統治權威的化身,深入庶民的日常生活。但這樣的教導同時隱含著一個令人不舒服的事實,那就是在台灣,只要警察(執法者)不出現、或是不抓,就好像相對什麼都可以了。這是從外而內的教育方式,象徵對權力的恐懼和服從。

而日本爸媽培養的是另一種方向,讓小朋友從內心感到羞恥。不做什麼事情,並不是因為對某種執法權力的畏懼,而是對於他人的尊重。所以日本人的性格中,內化就是不要給人添麻煩。比方說,在電車或公車上講電話,並沒有觸犯任何法律,也不會被處罰,但是當您實際到訪日本,幾乎沒有任何人在大眾運輸工具上講電話。這就是不給人添麻煩的典型例子。

提到電車就要回到影片,為何電車一誤點,乘客的苦情抱怨會如此深重?駕駛對誤點的壓力會這麼大?這就要談到不給人添麻煩的延伸,也就是強調「與人並列(人並み)」的日本人性格。

與人並列,是因為超過人太多會讓人不舒服,凸起的釘子被鎚打(出る杭は打たれる);但是落後人也不行,會給他人添麻煩。比方以出勤來說,太早到會被說成是愛表現,但太晚到,則是沒有責任感、不守時。傳統的日本企業,幾點到、幾點走都是學問,所以電車要準時,要剛剛好將大家送到。駕駛也得如此,為什麼其他駕駛都可以準時,就偏偏某駕駛不行?這種與人並列的心態,更是造成駕駛的壓力。也許從這角度,可以更深入思考影片裡的各種說法和觀點。

一條隱形的線:內與外的分際

另外一點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列車長、駕駛會這麼在乎客人的觀感?世界上許多國家,電車誤點稀鬆平常,乘客投訴也未必被當成一回事;但在日本不行,因為客人是神,僅管這種觀念在這些年已被大幅修正,但顧客為尊基本上是沒有錯的。

顧客為尊所延伸出去的,是日本人的另一個基本性格,就是內外有別。這是一條隱形的線,無時無刻劃分界定著彼此的關係。例如,部門的主管河野先生,平常大家都稱他「部長」或「河野さん」;但在客戶的面前,就變成「河野」或「部長の河野」,所謂的敬稱(さん)就被省略了。為什麼?因為內外有別。哪怕是公司內再有權力的人物,在客戶面前總是低一階,客人才是最尊高的。

從內外有別的觀點出發,既然外部是顧客和各種利害關係人,那內部,自然就是敝公司(弊社)了。而在這敝公司裡面的人,都是為了尊貴的顧客,想盡辦法提供最好服務,因此公司裡的你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換言之,內外有別的好處是,當我們都是內的時候,可以更加團結;但相對的,卻也因此失去自我,成為公司巨輪的螺絲釘。

螺絲釘和螺絲釘並沒有區別,因此像《死亡列車終點站》在事故發生後,JR西日本一開始將責任推卸給年輕駕駛,就顯得相當不厚道了。筆者曾任職於日本標竿企業Toyota,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值得參考。Toyota的企業文化相信,無論發生什麼事,錯都不在個人,也不應咎責於個人,這是因為體系沒有做好,比如教育訓練是不是出了問題?選訓育留的過程是否有缺失?生產線的環境和流程,是否造成這崗位的個人容易犯錯等等⋯⋯筆者相信,這也是Toyota之所以能成為日本屹立不搖的企業象徵的原因。在不斷反思體系的過程中,Toyota不斷改善(改善,又是另一個Toyota重要的企業哲學)企業的內部程序,讓一切變得更好。這也恰恰符合日本人性格的內外之分跟小螺絲釘精神。

過勞的工蜂人:頑張る精神

中文我們說「加油」,這個詞彙的意象是快要沒有動力了,加點油,再繼續跑,實在是蠻溫柔的說法。但是日文說「頑張る」,就比較精神層面了,原本語源是竭力的把「我」的意志撐張到極限(我に張る),轉借了漢字頑固的伸張(頑張る),的確是精神主義至上的日本人可能喜歡的說法。

這種精神勝過一切的浪漫,在唐吉軻德式的小說中或許很美,但在實際企業運作中,就會出現弊病。例如上一段提到的,明明問題很可能是出在整個體系,但當肇事身亡的駕駛,生前幾次出現誤點的時候,JR西日本沒有反省體系,沒有調整班次和時刻、沒有想辦法改變上下車秩序;甚至明明有危險路段,也沒有更新自動列車停止裝置或改變彎道設計⋯⋯當時JR西日本唯一做的,是對一個23歲有大好未來的司機,恐嚇他誤點一分鐘以上會遭處分,接受嚴苛的「日勤教育」,甚至威脅要炒他魷魚。甚至可以說,強加無謂的恐懼和公司整體的無作為,是造成悲劇的重要原因。而這背後正是這種遭到惡用的「頑張」精神。

的確,有時候個人再撐一下,可能可以改變些什麼。但整體環境若沒有改善,單單要求每個員工無止盡的「頑張」,這不僅是推卸身為經營者的責任,在這起事件中,更是釀成悲劇的主因之一。

以上的論點希望能提供觀看過《死亡列車終點站》或尚未觀看的觀眾,一些思考的面向或角度。但必須強調的是,日本人的性格,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影響,以及泡沫經濟以來的種種反思,也在不斷轉變。文末舉一個筆者親身經歷的例子,眾所皆知,日本人很喜歡下班和同事長官們小聚(飲み会)。基本上,日本人第一杯都是先選擇啤酒的,當年筆者到東京時,無論喜不喜歡啤酒,甚至喜不喜歡喝酒,大家在「不管如何先來一杯啤酒(とりあえずビール)」的氣氛中,基本上都先點一杯啤酒來乾杯。

但近幾年,年輕世代漸漸邁入職場後,在「不管如何先來一杯啤酒」的氣氛中,開始有人點調酒、甚至無酒精飲料。這是筆者當年初到東京時無法想像的,並且越來越多人,甚至連這種應酬都不去了。總之,日本人的性格也在轉變中,或許這也是日本社會,對過去定於一尊的無上價值體系,所產生的抵抗或反思,而的確許多日本人也常在感嘆「哎呀,日本精神在逐漸消失」;不過這樣的轉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就是另外的議題了。

一名在東京的商業顧問。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規畫研究所,曾任職豐田汽車(Toyota)經營企劃;後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PwC東京,擔任商業顧問,與日本各大商社、銀行及中小企業緊密合作。現於某外資的經營諮詢顧問。同時於《薰風》雜誌上撰寫專欄「東京Business発信」,並在「想想論壇」、「關鍵評論網」不定期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