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Joe Chang

城市的文化密語:從《字型漫步》衍生的聯想

在台灣,字體散步這件事漸漸也變成許多人探索城市的樂趣之一,最近幾年開始時常在instagram上看到非常有趣的招牌字、手寫字或是路標,這些街頭文字的收集,不一定全是美麗或是可愛的,個性獨特、結構獵奇、寫法錯誤甚至是看不懂的,反而時常會是街頭文字愛好者的心頭好,除了視覺上的吸引之外,這些字體往往背後也都可能包含了許多當地特色、使用目的或是歷史背景,這些藏在文字背後的故事,也往往成為字體散步最令人著迷的「醍醐味」。

街頭文字反映出個性

就像孟母三遷的故事一樣,我們常說環境會影響人的性格,或是反之亦然,如同Jean François Porchez在《字型漫步》紀錄片中提到的,巴黎的街頭文字都有著某種特質,雖然很難清楚的定義是什麼,但從字體身上,傳達出一種低調且內涵著優雅的視覺風格,也許是文字結構的比例而營造出的高雅氛圍,而這樣的特質,也會讓人聯想到巴黎這座城市,或是在這裡生活的人們。

橫梁上的店名與標語隨著建築保留下來。圖片提供:Joe Chang橫梁上的店名與標語隨著建築保留下來。圖片提供:Joe Chang

其實街道景觀中的文字多少會反映出這個城市和人的性格,還有這裡生活型態。像是在台灣和香港,同樣都是使用繁體中文,街頭也隨處可見深受書法影響的招牌設計,不過在台灣常見的多是顏楷,而其敦厚務實、平正典雅的特性,也反映出台灣過去受儒家思想教育影響;而香港則常見的北魏書法,則是渾厚充滿力道、靈動外放,似乎也呼應了精明強幹的港人性格。

楷書與歐文書寫體搭配的老招牌。圖片提供:Joe Chang楷書與歐文書寫體搭配的老招牌。圖片提供:Joe Chang

文字記錄著時代更迭

我在柏林旅行時,當時便對於各個地鐵站內的車站名稱所使用的字體感到十分好奇,就像在影片中Erik Spiekermaan所介紹的,每個車站名的字體風格因為時代背景的影響而隨之改變,柏林地鐵營運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這段期間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政權,像是普魯士王國、威瑪共和、納粹統治再到東西德分裂到聯邦共和,這中間地鐵的支線也不斷擴增,這也讓地鐵站隨著興建的年代不同,在文字風格上留下了不同的時代印記。

其實從一些老照片上,我們也能感受到台灣城市文字的時代變遷,過去招牌製作的方式是以手寫為主,在夜間如果要顯眼可以製作燈箱或是霓虹燈管,所以其實每個手工繪製、製作的招牌都還是多少保有些許獨特的個性,另外受直式書寫的影響,以前的招牌還看得到從右排到左的橫式招牌。但隨著電腦字型的出現及招牌製作成本的下降,手繪看板和霓虹燈都已經走向沒落,取而代之的是許多選用內建字型或是LED的看板,雖然街頭的招牌文字還是一樣百花齊放,但卻多了一絲制式的機械感,不過其實只要留意一些小巷或是老街區,偶爾還是可以找到被時代留下的老招牌,這也變成字體散步愛好者的寶藏。

南方澳的鐵捲門字。圖片提供:Joe Chang南方澳的鐵捲門字。圖片提供:Joe Chang

 

結合篆書、楷書和手寫圓體的廣告掛旗。圖片提供:Joe Chang結合篆書、楷書和手寫圓體的廣告掛旗。圖片提供:Joe Chang

字體也會形塑城市意象

當談到對於一個城市的視覺印象,其實會很像一個聯想遊戲,就像看到自由女神會想到紐約,當看到Johnston字體時,腦中倫敦的地鐵指標就會浮現出來,或是由英國企鵝出版社的經典書系封面使用的Gill Sans,也很容易讓我們投射出英國的印象,這些常出現在特定城市的字體,默默的會在我們的腦海中變成那個城市的代表符號之一。所以最近這幾年,許多的字體設計師開始致力重現一些過去曾出現在生活中但現在卻失落的字體,透過重新描繪或是數位化,變成可以在電腦使用的字型,讓這樣的具有城市意像的視覺圖騰,能夠用另一種方式保留下來。

對我這樣的旅遊兼字體愛好者而言,城市的建築、當地居民生活的地方和使用的文字,都令我特別著迷,而我最好的旅遊經驗幾乎都是跟著當地的朋友,可以用比較貼近真實的方式,去感受他們生活的樣貌。許多城市因為觀光盛行和商業發展的關係,開始失去了部分的當地特色,這時如果有個地頭蛇可以帶著你,就能從當地人的角度來告訴你這城市的故事,而字體也是,透過這部紀錄片,能跟著當地人,特別還是當地生活的字體專家,近距離感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對於字體使用產生的影響,闡述在文字的視覺樣貌上留下的時代足跡,帶著我們去從文字一探其中的趣味和歷史,我想是再難得不過的了。

因熱愛繪製與設計文字,於2008年進入威鋒數位(華康字體)擔任日文及歐文的字體設計工作,並在2011年進入於荷蘭海牙皇家藝術學院的Type & Media修習歐文字體設計。2014年成立Eyes on type,現為字體設計暨平面設計師,提供中英日文字體設計、顧問與匹配規劃,另外也教授歐文書法與 Letteri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