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7

蕭有志

我們形塑城市而後城市永恆地形塑著我們:《列車絮語》

“We shape the things we build, and forevermore they shape us”——Winston Churchill

 

這是《列車絮語》這部片開始大約兩分鐘,引自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浮現在地下鐵道畫面上的一句話。在觀影的過程中我不由自主地在腦中反覆迴盪著這句話,直到看完整部片後,也深深讓我覺得導演Timo Novotny拍攝這部片的起心動念,也許早在影片起始,便已透過這句話充分表達了。這也讓我思索起邱吉爾為何會對城市的建設有著這樣的感悟。

把時空拉回到英國興起工業革命之後,在十九世紀中造成倫敦急速的都市擴張,大量的鄉村居民湧入城市,也在城市外圍興建起了許多未妥善規劃的平民住宅。當時尚缺乏公共衛生意識,在這些住宅興建時既污染了城市既有的排水通路,也阻斷了彼此的建築汙水排放,累積的生活穢物在街道的低處曝曬淤積。而飽受汙染的泰晤士河也幾度在夏季發出難掩的惡臭,最終在著名的公共衛生倡議者查德威克(Sir Edwin Chadwick)與環境工程師約瑟夫・巴澤爾傑特(Sir Joseph William Bazalgette)等人的努力下,催生出近代公共衛生管理及城市下水道系統,從此建築物得以將汙水連通城市公共衛生下水道,並放流至泰晤士河口外。

1860年底,約瑟夫・巴澤爾傑特完成了他規劃時將倫敦切分成36個區域的汙水幹管。在參與這項工程前,他也曾經在1845年參與倫敦地下鐵的建造,卻因為事必躬親的嚴謹性格,讓他在兩年後住進了精神病院。但也因為有這樣的性格,1856年他被任命為倫敦大都會首席工程師之後,在長達三十三年的任內,他所規劃的倫敦各項重大建設,其視野明顯高出同時代的工程師,他所提出的各項工程設計與伴隨而來提出的工業標準,最終證明是跨越時代的城市遠見,為倫敦大都會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而邱吉爾,這位帶領英國走過二戰的政治領袖,誕生於1874年的牛津,一個同樣在泰晤士河畔,距離倫敦大約90公里的城市。這個年代正是英國的各個城市受到倫敦經驗的影響,開始紛紛建設完備的下水道工程的時期。邱吉爾及其同世代的城市建設者,皆親身體驗了宏觀的遠見如何影響一座城市的發展,他們可以說是繼承自上一世代,接棒領受了一股巨大的傳承力量,也是最能感受到人們的生活文化是如何被偉大的城市建設所塑造的一群人。

以口白呈現這些地鐵使用者的日常思緒,伴隨著Sofa Surfers樂團帶著迷幻感的配樂,或是人們隨口吟唱的歌聲,讓整部片成為影像與聲音交織而成的影像詩。

我不確定導演是如何在全世界眾多擁有地下鐵的城市中挑選出這幾座城市,又以何種方式去選擇訪問的對象,但有趣的是,影片中所呈現的不同城市的地鐵文化及其訪問人們的思緒,確實呈現著驚人的差異。可以確定的是,透過本片的鏡頭,我們跟隨著劇組穿梭在紐約、洛杉磯、東京、香港、莫斯科等城市的地鐵,隨著導演訪談他在地鐵偶然相遇的人們,以口白呈現這些地鐵使用者的日常思緒,伴隨著Sofa Surfers樂團帶著迷幻感的配樂,或是人們隨口吟唱的歌聲,讓整部片成為影像與聲音交織而成的影像詩。

同樣做為城市重要的基礎建設,但不同城市的人們興建地鐵時對建設投入的想像,最終皆扎扎實實的反饋給今日的地鐵使用者,影響了他們對這些設施、以及因這些設施而生的種種感受。有的地鐵彷如文化熔爐,車廂內就可見到各種鮮活的演出;有的人們在搭地鐵時竟然滿腦子充滿對死亡的想像,也因過度擁擠而形成獨特的痴漢文化;有些城市的人們在過度商業包裝的站體中渴望一種具個性的城市文化,對千篇一律的連鎖商場心生厭煩;有些地鐵使用者形成次文化般的社會分眾,但人們充滿了對人與生活的熱情,也建構出豐富的音樂文化;有的城市地鐵受惠於百年前的社會意識形態,百年來人們每日進出精緻華美的車站,車站中各種精緻的細節即是對美好生活的頌歌。

觀看這部片的經驗,就像在一連串迷人光影所建構而成的影像導覽過程中,進入一座座城市裡的真人圖書館,閱讀這些每日搭乘地鐵往來城市的人們內在的心靈之聲。在過程中會不停地思索,不同的人們如何以不同的價值觀建構起他們的城市,而這些被建造起來的城市又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創造出殊異的城市文化。我們又是否有能力反轉當代城市逐漸趨同的宿命?

1974年生,美國Cranbrook Academy of Art建築碩士。近年來在藝術、設計、策展及城鄉發展策略等多個領域,多方面的示範與實踐他所提出的「大量交織」資源轉換式社會設計發展策略。強調以微型空間創造做為都市設計的手段,跨方案的連結各種人、事、物等資源並轉化過剩為養份,將創作行為與設計力視為主動轉變社會的動能。近年持續創作多個微型空間於城鄉空間游移,並以此做為擾動既有環境的手段。目前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