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劇照
如同俄羅斯今日商業片大導費多爾.邦達爾丘克(Фёдор Сергее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在籌備其父親、蘇聯名導謝爾蓋.邦達爾丘克(Серг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的紀錄片一樣,當代俄羅斯導演彷彿繼承了那沉重而珍貴的遺產,再一次以同樣的藝術紀錄與理解父親、詮釋父親的作品。
這樣的美學繼承與延續意外呈現了今日俄羅斯藝術界面臨的困頓:人們忘不了柴可夫斯基譜下的悠揚樂音,而忽略了當今俄國流行樂曲早已大有發展;人們咀嚼托爾斯泰與杜斯妥也夫斯基筆下的人性悲歡,認為經典的大河已然乾涸,亦不願傾聽科幻小說之涓涓;人們追趕著艾森斯坦的蒙太奇鏡頭,沉浸在塔可夫斯基的深情凝視,而更加地排斥俄羅斯商業大片裡的意識思索。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劇照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рсень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之子「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蒐集了父親生前的影像、音訊、談話、日記、電影、紀錄片以及祖父阿爾謝尼.塔可夫斯基(Арс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Тарковский)的詩作,終成了一部由塔可夫斯基現身說法、向觀眾解釋那徘徊於自己腦中哲思的《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Andrey Tarkovsky. A Cinema Prayer)。這部由塔氏一家共同組成的紀錄片,幾乎可以說是理解塔可夫斯基,理解其作品、精神、祖國的媒介。或許許多影迷都曾下定決心要好好補完這位俄羅斯電影大師的作品,卻總是撐不住下垂的眼皮。本片會是一個好好理解塔可夫斯基的橋樑,雖然看這部片依舊不會太輕鬆,因為塔可夫斯基於片中述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必須專心聆聽與思考。
今日塔可夫斯基已成為詩電影的代表、俄羅斯電影的代表、經典電影的代表,然而之於藝術,他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早在 2003 年就想拍攝父親的紀錄片,並從採訪和教學影片著手。幾年過去,他對於電影的概念改變了,在父親逝世超過 30 年後,他的性格開始被遺忘,即使有許多作品都致力於保存他的模樣與貢獻,但塔可夫斯基本人的想法、想說的話,以及他的生活,對新一代年輕人來說卻是極為重要的認識大師的途徑。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劇照
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塔可夫斯基經常批評影評不了解自己的電影,因此製作一部集結了他的思想與言語的紀錄片至關重要。塔可夫斯基的所有作品與作為都是在尋找生活的答案,「他的電影不是目的,而是了解世界的方式」。
塔可夫斯基是電影導演、藝術家、思想家,更是一位詩人,而其電影中的詩意很大一部份受到了其詩人父親阿爾謝尼的影響。阿爾謝尼是俄羅斯白銀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幾乎宿命(且弔詭)的是,白銀時代許多文學家逃至海外又或被迫流亡,半世紀後的塔可夫斯基又踏上了這一條告別祖國的道路。阿爾謝尼的詩作與塔可夫斯基電影的互文,亦在本片再一次地被印證。阿爾謝尼在塔可夫斯基的童年離去,成為他作品中的一大課題,而父親一句「這不是電影,是詩歌。」對這個已經成為名導的大孩子而言,竟是莫大的鼓勵。
塔可夫斯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如此地貼近自我人生、家族、國家,以及它們所組合成的私密日記和國族歷史,因此本片以塔氏之作品為他的人生做斷代,這是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上帝降予他的命運,每部電影都代表他做為藝術家和思想家的一個人生階段。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劇照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他認為藝術家來自傳統,無法屏除自己的根基,理解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浸淫於什麼文化之中,才有突破與創新的可能。
《塔可夫斯基:以電影之詩祈禱》是私密而又大眾的作品,安德烈.安.塔可夫斯基以自己的喜好與視角,揀選父親一生留下來的眾多遺產,以他想再次聽到的、想懷念的主題作為主軸,理解塔可夫斯基理解世界的方式,理解他如何理解生命與死亡、信仰與精神,理解他的所有理解。或許,理解塔可夫斯基,即理解了他那回不去的祖國,然而不論是塔可夫斯基或他的祖國,都如此難解,因為他過於簡單地捕捉生命的靈光,並以最悠遠、如嘆息般的歌唱,使得我們太跳躍也太快速地與它擦身,徒留失落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