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6

黃邦吉

在原慾後台讓寂寞休憩:《歡迎光臨寂寞賓館》

日本的愛情賓館文化,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度,也是台灣Motel風潮的的源頭。

從江戶時代開始,日本就有一種特殊的旅店和茶屋,有秘密的入口和離開通道,提供給特種行業接客或情人間幽會使用,這種茶屋就是後來愛情賓館(Love Hotel)的雛形。就連一般情侶或是夫婦,也因為住宅狹窄,顧慮兒女或是同居父母的耳目,都有利用賓館的傳統。

1960年代後半至70年代為止,模仿皇宮及城堡建築的攜伴賓館(之後逐漸稱為愛情賓館),是十分盛行的。日本人對於平常生活的壓抑,更讓賓館業者想盡辦法,創造出不同愛情空間,有遊樂園式的旋轉木馬房間,SM(性虐戀)者專屬的繩縛房間,甚至是模擬電車、教室、辦公室,讓大家可以在裡面玩角色扮演,解放慾望。

愛情賓館重視隱私,顧客是不用見到櫃檯的,不用尷尬地跟櫃台眼神交會。但同時業者卻利用監視器限制住宿對象,像是多注意單身獨自住宿者,以防自殺;或是因為偏見,仍會限制男同性戀者入住。在台灣的Motel也是如此,但因為民族性不同,反而台灣的櫃台服務人員是著重外表的,親切地為顧客服務解說。

但高齡化社會,年輕人對於性愛興致缺缺,新娛樂法對於裝潢消防安全的嚴格規定,都讓愛情賓館數量開始減少,剩下的賓館為了外國觀光客,也有些轉型成為可供全家人住宿的摩登型精品旅館。Phil Cox導演看到日本特有的愛情賓館文化,彷彿是整個日本社會的縮影,便開始拍攝這部《歡迎光臨寂寞賓館》的紀錄片,通過不同客人的觀點及故事,串連出愛情賓館對大家的意義。

愛情賓館是讓大家有地方可以拋棄以往的束縛,如同高夫曼的戲劇理論,我們在前台(front stage)是為了符合社會角色,滿足其他人的期待,所表演出的行為;但我們私底下,卻有後台(back stage)可以解放自己,有非正式的行為舉止。在這部片中,大家外在都扮演好該有的角色,不管是公務員或是律師,但是來到愛情旅館,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原慾後台,追求解放過後的自我。

片中以店為家的小澤店長說:「我覺得日本人,很需要逃離現實,他們需要一個這樣的避難所。」他自己何嘗不是?他也是一個避難者,不想回到鄉下種田生活。每天有280萬的日本人去愛情賓館,藉此逃離狹小的生活空間及漫長的工作時間,夫妻間更是如此,以前談戀愛時,只會嫌太少時間約會,但結婚久了,生活中充斥著工作、小孩等各種瑣事,回家只想好好睡覺,很容易就在日常中,喪失了愛情。常出現的婚外不倫,也是因此而產生,追求愛情不分年紀,沒有愛情的生活,如同沒有活著的感覺。

如同片中坂本先生所說:「我們來這裡,是因為每個人在婚姻裡,都應該想一些花招,創造一些驚喜,這樣才能讓熱情永遠都在。也讓我們自己感覺還活著。」愛情賓館不只提供了短時間的逃避,也為了一般夫妻,提供了與家中不同的氛圍,就在這個剎那,有了新鮮感,有了刺激,才有力量,去面對日復一日的生活。也或者在這樣迷幻的空間中,有特殊性偏好的人,有地方可嘗試不同的性愉悅方式,彌補平日的不足,也讓自己可以重回前台,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年長者也可以在愛情賓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再是一個衰老的老人。不管是與前伴侶共舞,或是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間。舒適的大床,看不完的A片,都讓他回想起以前的記憶,那個跟初戀一同去賓館的瞬間,好像昨天發生的事情。短暫的賓館休息時間,變成補充元氣的場所。

2005年時,因受到日本攝影家都築響一的愛情賓館展覽所啟發,我以台大女研究生的身分,寫出台灣Motel研究主題的論文「QK開房間——解讀Motel風潮的休閒情欲文化的空間意涵」。13年過去,再回頭來看台灣Motel與日本愛情賓館的對照,還是一樣有趣,雖然政策及空間設備有所改變,但愛欲的本質,是不變的。看了此片,或多或少,都會讓我們想到自身,現在或是以前,是跟誰,為了甚麼原因去開房間,是怎樣的心情,發生怎樣的故事。愛情賓館,是充滿愛的,也是充滿寂寞的,在身體接觸中,傳達出慾望及憂鬱。

人們在愛情賓館房間中,可以逃脫原生家庭的窠臼,尋找想像,雖然這是短暫時間中的遐思,出了旅館大門還是必須去面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愛情賓館給人們一個容易躲藏,也可以讓自己放鬆的地方。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論文研究「QK開房間——解讀Motel風潮的休閒情欲文化的空間意涵」。喜歡不同的特色空間,經營著有點荒廢的部落格《不需國界的雲》)。目前為兩個女孩的媽,改走親子旅遊路線,並在台中的非營利組織進行長照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