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看《金牌吃貨的美食聖經》(City of Gold)的中文片名,這部關於美食評論家強納森・古德(Jonathan Gold)的紀錄片可能會被誤以為與多數美食紀錄片大相類似,但英文原名:City of Gold,這裡的Gold有兩層意涵:一可比喻為洛杉磯是座City of Gold,Gold是陽光、是能量;另一層Gold還是Jonathan Gold的名字,這裡說的是他對這座城市的奉獻、他對城市的愛。
古德是何許人也?他是洛杉磯時報的美食專欄作家,他更是以美食評論身份拿下普立茲(Pulitzer Prize)獎的第一人,但他並非以撰寫高價位的Fine Dining聞名,反而以挖掘名不見經傳、隱藏在小社區、隱密環境中的餐廳見長。他以撰寫異國料理為樂:「在小商場也能挖到寶,這是入門級資本主義市場的奇蹟。」中式、韓式、泰式,衣索比亞⋯⋯經過他提筆的餐廳,常在短時間內爆紅,透過他的生花妙筆,不少移民者的子女得以完成高等教育、甚至擠身高收入的行業。
在這部紀錄片的前半段,我們看到一個溫暖、謙遜、饒富深度的美食評論家是如何煉成的:大量閱讀、驚人的資料準備、跨領域的寫作背景、以及大量可拋棄式的手機Sim卡(因為他每次訂位一定用不同的化名,訂位專用的手機用過就必須丟棄)。他自陳他「不會不懂裝懂」,同時他是個勤做功課的寫作者,(光)堆放在樓梯間粗估超過兩百本的書本或可當作輔證。他又自陳在還沒有網路的年代,他會先看完12本書、17本雜誌才開始寫文章。要寫一家餐廳,他至少會去四到五次,「如果是我陌生的料理,我會去非常多次,我的紀錄是十七次。」
除了勤做功課外,某些片段帶我們一窺古德靈動的文采:「⋯⋯辣醬如此黝黑、幾乎吸盡屋裡的所有光線,香辣如中篇小說,苦味有如淚水,辣醬餘韻可留香數小時。⋯⋯我上一次被黑亮所打動,是查爾斯雷索雕塑的傷風敗俗的墨水盒,他被珍藏在一個重要的美術館內。」令人驚訝的是:強納森古德今日的文筆是從校對員的基礎開始,他甚至還寫過古典樂與嘻哈的樂評!「一首詠嘆調某方面來說,就好像一份好吃的馬鈴薯,在形式的理解上,和抽象感官的描寫能力上,我在大學的音樂和藝術課所學到的,恰恰成為我所需要的。」此外家庭教育背景也是關鍵,父親從在家中孕育中的音樂、閱讀環境,成就今日養分。
更有甚者:他能幫廚師釐清廚師自己想做的是什麼、讓廚師發現自己創作出全新概念!他能透過菜色理解廚師的想法,宛如食物與廚師的心理醫生,並透過文字確立餐廳與廚人的定位。「他能了解並釐清我心裡那些打了結的小秘密,我從沒跟他解釋過,他完全清楚我的想法。」一位受訪者如是說⋯⋯
於此同時,電影也有意透過匿名用餐、評論的經驗,令人反思社群軟體的年代,淺薄的美食網路評論(如果能被稱為評論)如何輕易被產生,強納森・古德便和他的導師為此感慨:「要成為一個大城的新聞評論員或作家,必須在六家牛肋排當中挑出哪家好吃、哪家難吃,以前不是這樣的。」關於投身文字、媒體產業多年的工作者,於此或心有戚戚焉,感觸良多。
電影的後半段則巧妙切換,帶出(強納森古德筆下的)洛杉磯的多元族群,與沈重的1992年洛杉磯大暴動。我們瞬間發現美食評論家透過帶上烏托邦的筆觸與奉獻的精神,叩問人們的生活:那些不同社區裡的生活型態。與其說美食聖經,不如說這部紀錄片讓人感受到洛杉磯的能量、古德身為文字(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態度,以及他對多元族群的關懷;而導演似與古德有志一同,透過美食為引,分以影像和文字為解方,深入城市肌理,在1992年大暴動的25年後,試圖撫平傷口、拉近距離。
美食愛好者、人道關懷、多元族群接納、媒體傳播、文字工作者,如果你認為你屬於其中的兩個(以上)標籤,你都值得一看這部《金牌吃貨的美食聖經》(City of Gold),而電影尾聲一段約三分鐘的致詞,尤其動容:
剩下的且讓你自行感受,關於City of Gold(黃金)、關於City of Gold(強納森・古德),你會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