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loo Fest 2323 眾籌提案大會,向全球華語創作者徵件,收到來自香港、中國、馬來西亞到北美等地的 343 組創作提案,經由初選,選出「劇情片組」及「紀錄片組」各 10 組的入圍名單。這 20 組的新銳導演團隊,皆以個人經驗淬鍊出的獨有視角,述說貼近生命的故事,關注題材多元且珍貴,每一創作提案皆由私密情感中刻出時代意義的痕跡。Giloo特別邀請影評人專訪入圍者的創作想法。本文由影評人韋晢採訪劇情片入圍作品《德日尚》導演蘇意惠、《幸存者》導演白琳、《若無其事》導演莫坤菱,以及《世界是我們的》導演Fai Wan。
《德日尚》導演蘇意惠:我很小心讓作品不要成為他的代言
在一次台東縣政府的活動拍攝記錄場合中,導演蘇意惠認識了魯凱族青年藝術家德日尚。數年後,德日尚告訴導演,他要蓋一座石板屋,邀請她記錄下建造傳統建築的過程。原以為只是一、兩分鐘的精華短片,卻在蘇意惠導演實際進入部落後,擴展成一部直指原住民傅統行為與現行法律的衝突、觀光利益與部落文化的矛盾、優良原住民青年形象包袱的紀實電影,而面臨多重難關的德日尚是否能完成他的石板屋,依然是末知數。
不同於其他小規模的傳統手工藝,蓋設石板屋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只與建築法規相抵觸,石材的採集更是遊走在法律邊緣。德日尚卻依然同意導演記錄下這些內容,「如果有一天我的石板屋被拆,就像樂高一樣再疊起來就好。」德日尚的自嘲乍看坦率樂觀,卻諷刺地直指公部門政策、商業利益、傳統部落文化三方的未解矛盾。
曾執導紀錄短片《失去部落的勇士》 的導演蘇意惠,再度拍攝原住民青年面對身分認同難題的掙扎。作為漢人的她,除了在拍攝初期容易被當成外人而需要花更多心力取得信任,也擔憂自己的身份會帶來太過主觀的判斷。不過長時間相處後,在詢問德日尚為何願意讓她拍攝時,前者卻坦承自己想避免被拍成典型的原住民有為青年,而因此喪失了碰觸相關議題的機會。導演蘇意惠說道,「這讓我更堅定地想繼續拍他。」
作品介紹
以非典型角度深刻描繪當代原住民所遇困境,不煽情或弱體化被攝者,從德日尚這名原住民青年藝術家身上,看到身份的交織性、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矛盾。
當代復振原住民文化的潮流中,德日尚是其中一位返鄉青年藝術家。本片從他築造傳統家屋擴散至周邊部落環境,看見原住民採集、築造等遵循傳統之行為與現行法律制度的矛盾、觀光開發與部落生態之抗衡,並緊扣部落生活、魯凱精神之投射,滲透德日尚的內心——「文化接續」的價值選擇,背後卻是家庭(盛大的家族、魯凱族群)的使命與束縛。導演試圖從本片的紀錄,探討法外建築、傳統與現存法規的衝突、斷裂的石板屋文化、父系繼嗣體制、家的歸屬及傳統在當代的意義等。
作者簡介
在臺南將軍及七股沿海吃海風長大。著迷於日常各式聲音與氣味,擅長以樸實的生活樣貌渲染故事。
《幸存者》導演白琳:他們十多年來,反覆經歷著同一場災難
從自己擔任呼吸科醫師的父親出發,導演白琳在距離SARS疫情20年後、新冠肺炎已逐漸塵埃落定的今日,拍攝那些還走不出20年前創傷的病患與病患家屬,提醒著我們疫情對人們身心的影響不會因為找到醫學上的解藥就結束,而表面上的倖存者也並非安然無恙。
「時代的一粒沙,落到任何的家庭身上都是一座山。」導演白琳認為,我們作為局外人常常無法理解重大事件對受難者、個體命運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她避免單純地記錄事實,而是選擇以私電影的形式,講述公共衛生事件,以小見大,讓觀眾能夠對局內人的處境感同身受,又對現在時有所映照。
從畢業前接觸SARS疫情的相關資料開始,到如今宛如歷史重演般地爆發了新冠肺炎,《幸存者》的創作歷程已跨足六年之久,在資源取得上更具挑戰性。製片黃宛露表示作為小規模的紀實電影,參與補助與工作坊其實不只是為了得到資金,更是為了獲得更多曝光,以爭取未來的更多放映管道,讓片中的重要議題能夠被看見。
「拍攝這部電影,是想傳達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倖存者,災難發生時所有的人都身處其中。」製片黃宛露說道。
作品介紹
醫生子女的我,發現隱藏在家庭中秘密,結識了一群無法從災難中走出來的人......20年前的一場傳染病的爆發,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曾從非典隔離病房死裡逃生、內心藏著恐懼的父親,將如何再一次踏上新冠的戰場?與父親有過一面之緣,同樣在非典中幸存的廚師方渤,曾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庭,直至感染上非典的他傳染了妻子和小姨並導致他們的死亡,重度抑鬱的他承受喪妻之痛,以及女兒們的怨恨與疏離,在悲痛之中他曾刺瞎自己的左眼,他將如何解開心結繼續生活?
與方渤在非典病友群中認識的武振,曾是一名滿懷理想的、年輕醫生,卻因非典災難後嚴重的心理創傷而中斷了從醫道路。7年間,她在親人的幫助和婚姻中緩慢地康復著,然而,一件突發的變故卻將她多年維持的心態徹底打破,災難的記憶重現,她將如何與曾經創傷的自己共處、前行?
作者簡介
1994年處女座,紐約和北京工作的紀錄片導演及紀實攝影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合作拍攝腎移植病人生活現狀紀錄片《活著》,獲First青年電影展學生單元最佳紀錄長片獎項。2022年製作央視網擔任策劃、導演原創紀錄片《Made in China:設計與我》入圍廣州節創投單元復審、新鮮提案創投會。
《若無其事》導演莫坤菱:我創傷的那個痛,讓我理解他們的痛
2021年12月29日,香港的網路媒體立場新聞遭國安搜查,原本製作專題影像報導的導演莫坤菱,一夕之間沒了工作、沒了攝影機;同一時間,原先的拍攝對象紛紛被控暴動罪後入獄服刑,莫坤菱導演在自己的創傷與對他人的內疚之間掙扎,《若無其事》的拍攝計畫也陷入停滯。
「我不停思考為什麼要拍、為什麼是我?」導演自問。「後來我知道是我創傷的那個痛,讓我理解他們的痛,讓我比較可以同理他們。」於是,她再度拿起攝影機,並且找到了創作動機:比起記錄社會運動本身,莫坤菱導演更想記錄在發生這樣的事情後,每一個生命如何去梳理跟面對傷痛。
重新拾起攝影機,在創作心境上也與在立場新聞時有所不同。拍攝新聞報導需要很快地切入重點,呈現事實給觀眾,但決定拍攝成紀錄片後,莫坤菱導演可以慢慢去了解角色、探討攝影機與被攝者的關係,甚至反過來挖掘創作者自身的掙扎。
「在香港拍這個議題是沒有辦法拿到贊助的,很感謝有這次機會,可以幫助到我們這些沒辦法在香港主流市場創作的作品。」莫坤菱導演說道。
作品介紹
在香港的後社運時代,苦難是不是2019年唯一剩下給年輕人的事情?人們若無其事的生活,他們天天思考,若無這件事、這條罪、這塊壓在心頭又難以避過的巨石,他們又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當年在參與社運受傷繞過鬼門關的他,或許可以無拘無束地駕著電單車;熱愛旅行拍片的他,可能已經移民;舞台劇演員的她,大概已經和男朋友計劃未來。現在一堆罪名,一場牢獄,改變了一代人的人生。
2019年的社會運動中,警方共拘捕10,279人,當中約2,899人已經或正在接受法律程序,約8成人被定罪被判處監禁等懲罰,紀錄片《若無其事 A Thousand Winds》將數字還原成人,看他們如何應對,青春的一場試煉。
導演簡介
於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畢業,曾任職資深專題及影像記者,現為獨立電影導演及創作人。紀錄作品曾獲得香港人權新聞獎、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獎項和入圍紐約電視電影節;劇情短片作品《執屋》入選2021年鮮浪潮國際短片節;編劇作品《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入圍2022年金馬創投會議。
《世界是我們的》導演Fai Wan: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有很強烈的自己的聲音,但這個時代不給他們表達
「世界是我們的」——這個乍聽之下頗為狂妄的宣告,在社會經歷巨變後的香港,卻是年輕一代面對失落氛圍的無力吶喊。尹景輝找上五位香港中學生,給他們一台超八釐米膠卷攝影機,讓他們拍下自己的故事。
這裡頭有準備出國留學卻又關心香港本土文學出版的資優生,也有就讀非主流藝術學院的嘻哈囝,還有人在保守環境裡勇於對抗髮禁規定。「我覺得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有很強烈的自己的聲音,但這個時代不給他們表達。」
談起讓他們用膠卷攝影機參與創作的緣由,導演尹景輝解釋一方面是希望他們跳脫出太習慣的數位攝影思維,能在無法回放與反覆拍攝的情況下思考自己的創作;另一方面是因為膠卷能帶出80年代那個充滿能量的香港的特殊韻味,與當今的青年處境、社會現實形成對比。
「他們拍攝的作品很有藝術細胞,裡頭的校園生活、和別人相處的能量是我拍不到的,」尹景輝導演說道,「我覺得他們拍出來的東西比我拍他們的好。」
採訪、撰稿/韋晢;劇照提供/創作團隊